一、考情侦探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的方式考查。考查以考搭配性选择为主,有记忆性题目的考查,如年龄-人格冲突的匹配;阶段-品质的匹配。也有理解性题目的考查,如呈现例子,反选对应的人格冲突/年龄阶段。对于该考点一定要掌握透彻,方能应对不同变式题目的考查。考试一般考查前五个阶段为主,所以对于前五个阶段进行详细剖析,后三个阶段略讲。
二、考点剖析
埃里克森认为健康人的一生是一个自我意识持续发展的生命周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由环境决定,因此他的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如果在人生的这8个阶段上都发展得很成功,个体就会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品质,埃里克森称之为重要的美德或完美的自我品质。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1)面临危机:信任对不信任。此阶段父母家人等积极满足婴儿的需求,如哭了抱、饿了喂等,婴儿获得积极的爱和关怀,就会对世界充满“信任”。反之,没有得到父母充分关照的孩子,她们不敢希望未来,总是喜欢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敢四处活动,这是对外面世界“不信任”的表现。
2)获得品质:希望。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信任多于不信任,儿童就会不怕失败,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对美好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觉得周围一切都很有趣,孩子也很爱笑,无忧无虑。反之,则会形成“惧怕”。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
1)面临危机: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此阶段儿童掌握了大量技能,如说话、行走、推、拉、把握及放开等,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主意”自动自发的决定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父母应给儿童提供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包括吃饭、穿衣、大小便等,并对儿童自发的尝试行为加以鼓励表扬,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反之,如果儿童不小心做错事就过分批评、羞辱,其自主性就会降低,从而产生“羞怯与怀疑”。
2)获得品质:意志。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自主性多于羞怯与怀疑,为了达到目的而自觉努力,表现出自我意志和自我选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儿童就形成了“意志”的品质。反之,则会形成“自我疑虑”,以后做事遇到一点困难很容易放弃。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
1)面临危机:主动对内疚。此阶段孩子主要在幼儿园度过,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开始了创造性思维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计划。父母和老师应尊重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主决定。例如,在玩游戏时,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请孩子们自己选择;在美术课上,可以允许孩子自由决定采用何种颜色来绘画允许他们自由决定画什么;在交友上,允许孩子结识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等,儿童就会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反之,如果父母和老师经常否定孩子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将他们涂成的绿色太阳斥之为“愚蠢”,将他们美丽的幻想讥笑为异想天开,孩子就会以为自己犯了错误而感到“内疚”。
2)获得品质:目的。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主动多于内疚,做事情开始有了目标,儿童就形成了“目的”的品质。反之,则会“漫无目的”,父母让干嘛就干嘛。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
1)面临危机:勤奋对自卑。此阶段儿童主要在小学度过,他们的能力日益发展,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参加的活动也已拓展到学校之外的社会。此时,如果孩子通过集中注意和勤奋努力,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和赞扬,并引导儿童做自身的纵向比较,“勤奋感”便得以发展。反之,此阶段随意打骂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容易在儿童心中形成一辈子的阴影,认为自己不行,就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和丧失信心。
2)获得品质:能力。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勤奋多于自卑,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儿童则会形成“能力”的品质,表现出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同时面对困境拥有镇定从容的态度等。反之,则会形成无能,不信任自己的天分和能力。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
1)面临危机: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此阶段意味着儿童青春期的到来,这一时期个体身体的发育快速增长,心理发展出现断乳期。青少年开始学习从别人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和看待自己,也开始经常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什么”等问题,开始寻找自己的认同方向,包括以后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的方向,也开始了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由此“自我同一性”逐步建立。反之,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的选择适应环境的角色,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的意义,不清楚自己将怎样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则会导致“角色混乱“。
2)获得品质:忠诚。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角色同一性多于角色混乱,开始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就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反之,则会形成不确定性。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30岁)
1)面临危机:亲密对孤独。此阶段青年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需要承诺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2)获得品质:爱。如果这一阶段危机得到解决,亲密感胜过孤独感,就会使青年人获得“爱”的品质。反之,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30-60岁)
1)面临危机:繁殖对停滞。此阶段个体除关爱家庭外,还能创造事业,造福社会,生产并照顾后代,发展了“繁殖感”。反之,此阶段若对社会无贡献,对后代缺乏关心,多数活动局限于自身小圈子等,就会处于“停滞”状态。
2)获得品质:关心和创造力。如果这一阶段危机得到解决,繁殖感大于停滞感,就会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反之,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老年期(60岁以后)
1)面临危机:完美对绝望。个体逐步步入老年期,回首往事,既不悔恨当初,也不计较得失,对其死亡也不怀恐惧,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足,觉得自己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则会获得“完美感”。反之,如果其一生是令人失望的,有许多未完成的计划,则会感到“绝望”。
2)获得品质:智慧。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智慧的美德。反之,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